1.可调谐双波长输出板条激光器,其特征是,包括种子光隔离与整形模块(1)、板条
四程放大模块(2)和可调谐模块(3),种子光隔离与整形模块(1)、板条四程放大模块(2)和
所述种子光隔离与整形模块(1)产生种子光,并将种子光整形为与板条四程放大模块
(2)相匹配的长方形光斑,整形后的种子光进入板条四程放大模块(2)进行放大,放大后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谐双波长输出板条激光器,其特征是,所述种子光隔离
与整形模块(1)包括依次设置的单纵模激光器(1‑1)、第一整形镜(1‑3)、第二整形镜(1‑4)、
第一反射镜(1‑5)和第二反射镜(1‑6),单纵模激光器(1‑1)、第一整形镜(1‑3)、第二整形镜
(1‑4)和第一反射镜(1‑5)的中心点设置在同一水平线)中心点相对,种子光由第二反射镜(1‑6)输出进入板条四程放大模块(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谐双波长输出板条激光器,其特征是,所述单纵模激光
器(1‑1)和第一整形镜(1‑3)之间设有第一隔离器(1‑2),单纵模激光器(1‑1)、第一隔离器
(1‑2)和第一整形镜(1‑3)设置在同一水平线所述的可调谐双波长输出板条激光器,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整
形镜(1‑3)为球面平凹柱透镜,第二整形镜(1‑4)为球面平凸柱透镜,第一整形镜(1‑3)与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调谐双波长输出板条激光器,其特征是,所述板条四程放
大模块(2)包括第一空间滤波器(2‑1)、第一偏振片(2‑3)、板条放大器(2‑4)、第一反射模块
和第二反射模块,第一空间滤波器(2‑1)、第一偏振片(2‑3)和板条放大器(2‑4)的中心点设
置在同一水平线上,第一反射模块和第二反射模块均与板条放大器(2‑4)传输光路相匹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调谐双波长输出板条激光器,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反射模
块包括第三反射镜(2‑5)和第四反射镜(2‑6),第三反射镜(2‑5)和第四反射镜(2‑6)与第四
第二反射模块包括第五反射镜(2‑7)、第六反射镜(2‑8)、第二空间滤波器(2‑9)、四分
之一玻片(2‑10)和零度反射镜(2‑11),板条放大器(2‑4)、第五反射镜(2‑7)和第六反射镜
(2‑8)中心点相对应,第六反射镜(2‑8)、第二空间滤波器(2‑9)、四分之一玻片(2‑10)和零
度反射镜(2‑11)的中心点设置在同一水平线所述的可调谐双波长输出板条激光器,其特征是,所述第一空
间滤波器(2‑1)和第一偏振片(2‑3)之间设有第二隔离器(2‑2),第一空间滤波器(2‑1)、第
括平凸透镜Ⅰ和平凸透镜Ⅱ,平凸透镜Ⅰ和平凸透镜Ⅱ之间间距为1120 m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调谐双波长输出板条激光器,其特征是,所述板条放大器
(2‑4)为双端泵浦,双端泵浦输入面镀有1064 nm高透膜,侧面镀有SiO
9.根据权利要求1或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可调谐双波长输出板条激光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调谐模块(3)包括第二偏振片(3‑1)、可调二分之一玻片(3‑2)、第三偏振片(3‑3)、第
一准直镜(3‑4)、第二准直镜(3‑5)和倍频系统,第二偏振片(3‑1)、可调二分之一玻片(3‑
2)、第三偏振片(3‑3)、第一准直镜(3‑4)、第二准直镜(3‑5)和倍频系统的中心点设置在同
包括可移动底板(3‑6)、倍频晶体(3‑7)和色分离镜(3‑8),倍频晶体(3‑7)和色分离镜(3‑8)
设置在可移动底板(3‑6)上,第二准直镜(3‑5)、倍频晶体(3‑7)和色分离镜(3‑8)的中心设
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在激光雷达领域,使用亚纳秒激光源能够达到厘米级的距离精度。此
外,在激光雷达应用中,高脉冲能量有利于提高回波强度和远距离测距。短腔调q技术是一
种很有前途的短周期激光产生技术。但是,短长度激光腔中模体积小,限制了脉冲能量的增
对于MOPA技术来说,增益模块的热透镜效应是不可避免的,但热透镜效应会使激
光性能恶化,甚至导致光学元件损坏。种子光采用多级放大,将热负载分散到多个放大级,
并在放大级之间增加调节元件,以补偿热透镜效应。此外,为了获得高增益系数,增益模块
效应。而板条激光器有着更大的散热面积,更小的热效应,因此,板条激光器成为获得高功
率、高光束质量激光输出的最为有效的途径之一。并且板条激光器能轻松实现多程放大,进一
长输出板条激光器,通过四程放大模块实现高重频以及高能量板条激光器四程放大简易结
条激光器,其特征是,包括种子光隔离与整形模块、板条四程放大模块和可调谐模块,种
子光隔离与整形模块、板条四程放大模块和可调谐模块的传输光路相匹配;所述种子光隔
离与整形模块产生种子光,并将种子光整形为与板条四程放大模块相匹配的长方形光斑,
整形后的种子光进入板条四程放大模块进行放大,放大后的种子光进入可调谐振模块进行
形镜、第一反射镜和第二反射镜,单纵模激光器、第一整形镜、第二整形镜和第一反射镜的
中心点设置在同一水平线上,第一反射镜与第二反射镜中心点相对,种子光由第二反射镜
所述板条四程放大模块包括第一空间滤波器、第一偏振片、板条放大器、第一反射
模块和第二反射模块,第一空间滤波器、第一偏振片和板条放大器的中心点设置在同一水
平线上,第一反射模块和第二反射模块均与板条放大器传输光路相匹配,种子光由第一偏
四反射镜中心点相对应;第二反射模块包括第五反射镜、第六反射镜、第二空间滤波器、四
分之一玻片和零度反射镜,板条放大器、第五反射镜和第六反射镜中心点相对应,第六反射
隔离器和第一偏振片的中心设置在同一水平线上,第一空间滤波器包括平凸透镜Ⅰ和平凸
所述板条放大器为双端泵浦,双端泵浦输入面镀有1064 nm高透膜,侧面镀有SiO
所述可调谐模块包括第二偏振片、可调二分之一玻片、第三偏振片、第一准直镜、
第二准直镜和倍频系统,第二偏振片、可调二分之一玻片、第三偏振片、第一准直镜、第二准
整形为均匀的长方形光斑,以满足四程放大板条入射面的损伤阈值,与传统的光束整形系
统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相对简单,价格低,采用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种子光隔离与整
形模块可实现千赫兹、百皮秒焦耳级的高光束质量的长方形光斑输出。同时,本实用新型通
过板条四程放大模块对种子光进程处理,实现对种子光的四程放大,有效提升了种子光的
功率与光束质量,并减少了热透镜效应对激光器的影响。此外,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空间滤
波器与第二空间滤波器配合作用,确保高光束质量输出,通过倍频系统实现对输出激光的
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
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
图中,1为种子光隔离与整形模块,2为板条四程放大模块,3为可调谐模块,1‑1为
单纵模激光器,1‑2为第一隔离器,1‑3为第一整形镜,1‑4为第二整形镜,1‑5为第一反射镜,
1‑6为第二反射镜,2‑1为第一空间滤波器,2‑2为第二隔离器,2‑3为第一偏振片,2‑4为板条
放大器,2‑5为第三反射镜,2‑6为第四反射镜,2‑7为第五反射镜,2‑8为第六反射镜,2‑9为
第二空间滤波器,2‑10为四分之一玻片,2‑11为零度反射镜,3‑1为第二偏振片,3‑2为可调
二分之一玻片,3‑3为第三偏振片,3‑4为第一准直镜,3‑5为第二准直镜,3‑6为可移动底板,
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如图1所示,可调谐双波长输出板条激光器,包括种子光隔离与整形模块1、板条四
程放大模块2和可调谐模块3,种子光隔离与整形模块1、板条四程放大模块2和可调谐模块3
其中,种子光隔离与整形模块1包括依次设置的单纵模激光器1‑1、第一整形镜1‑
3、第二整形镜1‑4、第一反射镜1‑5和第二反射镜1‑6,单纵模激光器1‑1和第一整形镜1‑3之
间设有第一隔离器1‑2,单纵模激光器1‑1、第一隔离器1‑2、第一整形镜1‑3、第二整形镜1‑4
相对,通过第一反射镜1‑5与第二反射镜1‑6可控制种子光的传输高度,种子光由第二反射
镜1‑6输出进入板条四程放大模块2。单纵模激光器1‑1的最大的作用为生成产生圆形单纵模S
型线偏振光作为种子光,该种子光重频在200 Hz‑1 kHz可调谐。单纵模激光器1‑1所产生的
种子光依次经过第一隔离器1‑2、第一整形镜1‑3和第二整形镜1‑4。第一隔离器1‑2的主要
作用为防止器件镜面反射光束及板条四程放大模块2的返回光对单纵模激光器1‑1造成损
伤。第一整形镜1‑3为球面平凹柱透镜,第二整形镜1‑4为球面平凸柱透镜,第一整形镜1‑3
与第二整形镜1‑4之间距离为139‑141 mm。第一整形镜1‑3和第二整形镜1‑4共同作用,将种
子光圆形光斑整形为2 mm×18 mm均匀的长方形光斑,以匹配四程放大板条2的入射面,满
足四程放大板条2端面的损伤阈值,与传统的光束整形系统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相对简
单,价格低,本实用新型通过单纵模激光器1‑1、第一隔离器1‑2、第一整形镜1‑3和第二整
形镜1‑4处理可实现赫兹、百皮秒焦耳级的高光束质量的长方形光斑输出。经过整形的种子
板条四程放大模块2包括第一空间滤波器2‑1、第一偏振片2‑3、板条放大器2‑4、第
一反射模块和第二反射模块,第一空间滤波器2‑1和第一偏振片2‑3之间设有第二隔离器2‑
2,第一空间滤波器2‑1、第二隔离器2‑2、第一偏振片2‑3和板条放大器2‑4的中心点设置在
同一水平线上,第一反射模块和第二反射模块均与板条放大器2‑4传输光路相匹配,种子光
由第一偏振片2‑3输出后进入可调谐模块3。其中,第一空间滤波器2‑1包括平凸透镜Ⅰ和平
凸透镜Ⅱ,平凸透镜Ⅰ和平凸透镜Ⅱ之间间距为1120 mm,该第一空间滤波器2‑1的主要用于
像传递以及滤波作用,保证种子光的无畸变传输。经过整形的种子光由第一空间滤波器2‑1
输出后输入第二隔离器2‑2,该第二隔离器2‑2的最大的作用为防止回程光进入单纵模激光器
损坏激光器,随后经过整形的种子光通过第一偏振片2‑3进入板条放大器2‑4进行单程放
大。该板条放大器2‑4为双端泵浦,双端泵浦输入面镀有1064 nm高透膜,侧面镀有808 nm高
膜以防止倏逝波损耗,808 nm高透膜的最大的作用为便于泵浦光导入板条放大器
内部。第一反射模块包括第三反射镜2‑5和第四反射镜2‑6,第三反射镜2‑5和第四反射镜2‑
6与第四反射镜2‑6中心点相对应,光路在板条放大器2‑4、第三反射镜2‑5和第四反射镜2‑6
之间沿三角形路径传输;第二反射模块包括第五反射镜2‑7、第六反射镜2‑8、第二空间滤波
器2‑9、四分之一玻片2‑10和零度反射镜2‑11,板条放大器2‑4、第五反射镜2‑7和第六反射
镜2‑8中心点相对应,第六反射镜2‑8、第二空间滤波器2‑9、四分之一玻片2‑10和零度反射
镜2‑11的中心点设置在同一水平线上。放大后的种子光经过第三反射镜2‑5和第四反射镜
2‑6的反射再次进入板条放大器2‑4进行二程放大。完成二程放大的种子光经过第五反射镜
2‑7、第六反射镜2‑8的反射进入第二空间滤波器2‑9进行空间滤波以及像的传递,确保种子
光的光斑不失真,优化种子光的光束质量。经过优化后的种子光由第二空间滤波器2‑9输出
经四分之一玻片2‑10后被零度反射镜2‑11反射,四分之一波片2‑10的作用为改变激光偏振
态,使激光通过三程和四程放大后可以通过偏振片2‑3反射输出。被反射的种子光依次经过
四分之一玻片2‑10、第二空间滤波器2‑9、第六反射镜2‑8和第五反射镜2‑7后再次进入板条
放大器2‑4进行三程放大。通过第一空间滤波器与第二空间滤波器配合作用,本实用新型实
现了高光束质量输出。经过三程放大的种子光由板条放大器2‑4输出后经过第四反射镜2‑6
和第三反射镜2‑5的反射后再次进入板条放大器2‑4进行四程放大,四程放大的种子光经第
一偏振片2‑3反射进入可调谐模块3。通过板条四程放大模块2,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对经过整
形的种子光的四程放大,有效提升了种子光的功率与光束质量,同时板条放大器2‑4有效减
可调谐模块3包括第二偏振片3‑1、可调二分之一玻片3‑2、第三偏振片3‑3、第一准
直镜3‑4、第二准直镜3‑5和倍频系统,第二偏振片3‑1、可调二分之一玻片3‑2、第三偏振片
3‑3、第一准直镜3‑4、第二准直镜3‑5和倍频系统的中心点设置在同一水平线上。其中,倍频
系统包括可移动底板3‑6、倍频晶体3‑7和色分离镜3‑8,倍频晶体3‑7和色分离镜3‑8设置在
可移动底板3‑6上,倍频晶体3‑7和色分离镜3‑8的中心设置在同一水平线上。经过四程放大
的种子光依次第二偏振片3‑1、可调二分之一波片3‑2和第三偏振片3‑3,该可调二分之一波
片3‑2大多数都用在调整光束偏振角度,可调二分之一波片3‑2与第三偏振片3‑3相配合可实对
经过四程放大的种子光的能量进行调节。能量调节后的种子光在依次进入第一准直镜3‑4
和第二准直镜3‑5,第一准直镜3‑4与第二准直镜3‑5的最大的作用为使激光准直输出,以实现
激光的远距离传输。经过准直后的种子光进入倍频系统并依次经过倍频晶体3‑7与色分离
镜3‑8,该倍频晶体3‑7大多数都用在将波长为1064 nm的种子光倍频为波长是532 nm的种子光,
色分离镜3‑8的最大的作用为反射波长为1064 nm激光。在使用的过程中,若需要激光器需要输
出波长为532 nm高功率激光则利用可移动底板3‑6将倍频系统移入光路,若需要激光器输
出波长为1064 nm激光,则利用可移动底板3‑6将倍频系统移出光路。本实用新型通过倍频
系统使激光器的输出激光可在波长为532nm激光与波长为1064 nm激光之间自由切换,有效
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